欢迎订阅 丰田时报
输入您的邮箱进行订阅,提交成功即可生效。
*本人同意将此表格的信息提供给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并同意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本人发送相关商业性信息、相关咨询。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保证按照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妥善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欢迎订阅 丰田时报
输入您的邮箱进行订阅,提交成功即可生效。
*本人同意将此表格的信息提供给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并同意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本人发送相关商业性信息、相关咨询。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保证按照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妥善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2023.10.25

山本晋也访谈:氢能Factory总裁畅谈自己的职业生涯

目录

在一线学会的知识“制造汽车必须要实际驾乘”
突如其来的大工作
成为TNGA源头的先行研发
要从客户而非制造方的角度出发
意外的非正式通知:任命为新组织负责人
“正因为没有正确答案,所以可以大胆尝试各条道路”
通过3人的共通点来看丰田章男的改革

汽车研究专家山本晋也访谈的第3期时报特辑,将为大家带来今年7月成立的氢能Factory公司山形光正总裁的采访报道。

继第1期的佐藤恒治社长、与第2期的BEV Factory公司加藤武郎特辑后,本期将继续报道特辑最后一位总裁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个性以及对汽车的热爱程度。

自入职丰田后一直专注于发动机研发的山形光正,为何会被任命为氢能Factory的总裁?在成为全新专属组织最高负责人后,他又看到了氢能的哪些可能性?

山本通过本次采访,注意到了三位职业生涯各不相同的总裁,却意外地存在着某些共通点。详细内容敬请垂阅本期时报。

在一线学会的知识“制造汽车必须要实际驾乘”

(以下报道的撰稿人为山本先生)

山形是在高中3年级时,在电视上看到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维修站团队的身影,萌发了进入汽车公司的想法。

看着他们在比赛后,互相拥抱、喜极而泣的场景,我不禁想——“虽然自己不能成为职业车手,但也能作为制造者,做着这样帅气的工作”“好想进入这个世界啊”。

大学本科、研究生我都一直在做发动机的研发。在求职期间,想着一定要进入汽车厂商,但当参加时勒芒的厂商有丰田、日产、MAZDA这3家。

我当时其实很随便,就觉得“哪家都行,能进去就行”,也算是机缘巧合加入了丰田公司。

虽然入职后如他本人希望的一样,被分配到了发动机设计部,但最初负责的工作却不是发动机本身,而是发动机搭载设计(发动机固定支架和散热器等)。

当时那一块的工作由发动机部负责,但现在经过组织调整,改为由车辆设计部负责。

便是出于这样的立场,所以我虽隶属于发动机部,但几乎没有和发动机方面的同事一起工作,反而更多的是和实验部或车辆生产方人员的同事一同,实际驾乘汽车,进行发动机固定支架的调试等。

虽然最开始很诧异,但就结果而言我个人觉得还算不错。

山形在发动机部是负责与其他部门合作制造的部件的工作,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培养了超越领域的界限进行交流的能力。

都说发动机部在任何公司都最趾高气昂(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却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车辆设计的人一起工作。

当时负责的车型也很多,一个人得负责10种左右。每天驾乘各种各样的车,对怠速抖动和驾乘感等进行评价。是实验部的人们培育了我,教会了我“汽车是大家一起驾乘才能制造出来的”。

第一次设计的零件是VISTA ARDEO的散热器支架。

我记得当时我在完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计算截面系数等画出了设计图,但形状不太对,等量产时就被改了(笑)。

突如其来的大工作

经过以上磨练,山形终于得以负责心心念念的发动机本体。之后,他便开始被委以发动机设计和新发动机企划的重任。

当时丰田处于急速上升的时代,由于“没有人做发动机本体”,所以我被紧急调岗。最开始做的是3缸KR发动机。

该发动机企划由大发2名、丰田2名,共计4人开始推进。我负责气缸盖和进排气系统。

从被调去搭载设计到负责发动机本体,仅仅2~3个月后,便被分配的负责气缸盖这一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我的记忆里当时真是在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开始了研发。

这是山形进入丰田希望从事的工作,可以说是在很早的阶段便实现了心愿。

访谈人山本先生(左)和受访人山形总裁(右)

在我的认知里,气缸盖是发动机中最难的部件,对于前辈们来说,是发动机领域中最后才会经历的一关,需要最资深的老师傅才能负责的部件。

当时发动机设计部有个叫堀弘平的上司,是位有些性格出挑的人士,他大声说道——“必须是老手才能设计气缸盖,这种想法太落后了!!”。

他对我说:“我来当你的老师。”于是我在工作时间外的星期六,一边接受他的指导一边画设计图。

有一次,我问他“这里的进气口的形状,我有些困惑”,他却说:“那里有资料,你先学习之后试着画一下,之后再来问我。”

从星期六早上开始学习资料,然后计算数值,到晚上才结束,堀先生早就已经回去了。

“其实这个,星期一再做不也行?”我现在也还记得当时一边自问自答一边埋头苦干的样子(笑)。

在这样严苛的指导下完成的KR发动机,搭载在丰田/大发的各种车型上。并且在项目开始的第3年获得了年度国际发动机大奖。

现在这款发动机仍装载于AYGO(欧洲专卖车型),是一款寿命很长的发动机。居然是还几乎是外行人的我研发的(笑)。

成为TNGA源头的先行研发

之后,山形参与了各种各样发动机计划,在2009年左右,公司开始提出“要开始考虑下一代发动机”这一课题。

当时,做发动机的人就只做发动机,做车辆的人就只做车辆。但我有过进行车辆搭载设的经验,所以我开始思考“是否能从汽车整体来看,做出最好的发动机呢”。

在这种情况下,上头给出了“想一下新的发动机系列一体化”的指示。也就是说要同时探讨FF系(前轮驱动)全车系的发动机的问题。

也就是说,山形被托付了可以说是TNGA源头的先行研究。

当时丰田的横置4缸发动机的搭载位置和排气方法全都不一样。这种情况对车辆生产方人员来说简直是——“根本干不下去!!”的心情。

但由于雷曼危机的影响,这一讨论不得已被中止,但想着“就这样舍弃掉也太浪费了吧”,于是最终留下了3册技术报告书。

后来TNGA研发正式启动之际,这套技术书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以前的发动机,充分展现工程师的个性,制造出了优秀的发动机。

但现在,不仅是发动机的个性,而是在车辆通盘考虑下实现“这是最好的!!”这样的结论,而且能传承给下一代,也让我感到十分欣喜。

要从客户而非制造方的角度出发

项目因雷曼危机搁浅后,山形从发动机设计部调到了产品企划本部“Z”。在这里,他所属的团队负责所有车辆的产品规划工作。

我所在的“Z”团队并不是制造汽车的,而是负责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请求并制定整体计划的团队,例如实际制造什么样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何时投放市场以及与哪款汽车相结合等等。

在此之前,我一直是发动机设计方面的“井底之蛙”,但突然之间,我开始与营业人员交谈。

听起来是我又能知道很多东西,像是很不错的感觉,但实际上我几乎陷入到无法沟通的窘境(笑)。

迄今为止,我所要做的只是面对发动机,但在这里,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它。对山形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研发发动机时,只需要考虑输出功率、油耗和成本等方面,但在这里,“客户想要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例如在中国,“小一点的发动机和大一点的车会更受欢迎”。

对于发动机生产方人员来说,考虑的可能是“2.5L发动机更好,因为马力更大”,或者说,“我们不需要那种东西,我们要的是边际利润*”,“什么是边际利润”,状态一片混乱,很容易陷入思维盲区。但我亲身体会到,“制造产品时,要从客户而非制造方的角度出发”。

*边际利润: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利润。

这就是丰田章男经常提到的“YOU视角”和“地域中心”。如果不了解客户的需求,就会固步自封。

只有倾听客户和一线员工的声音,而不是在会议室里高谈阔论,才能了解真实的需求。

意外的非正式通知:任命为新组织负责人

此后,山形回到了变成动力传动公司的发动机设计部,在担任EVP后,成为了现在的总裁。

丰田的动力传动战略是一个多路径的战略,应对资源的同时还要关注世界各地域的情况。

在这个今后将变得愈发重要的部门,山形原本想朝着成为这个部门的最高领导这一目标而努力,但他突然提升去当氢能Factory的总裁。

我收到了佐藤社长和中嶋(裕树)副社长的非正式通知,让我去氢能Factory,但当时我真的完全不敢相信。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坦率地问他们:“让我放下现在手里的工作去做氢能真的没问题吗”,中嶋先生笑着回答道:“我知道啊,没问题的”。

既然都这样说了,我就不能拒绝了。

不过,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由动力传动部门的高层来负责氢能,这件事向外界传递了“丰田正在认真对待氢能”的信息。

到目前为止的工作,在我看来更像是进入新岗位的自我宣传活动。

世界正在向氢能迈进,整个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实际上,市场也在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跟上这一趋势,就会落得“丰田在技术上获胜,但在商业上却不成功”的下场。

当今世界没有既定路线,所以如果我们现在不做,我们花了30年时间研究的东西就无法走向世界,那就太糟糕了。所以我仔细想了想,这一切是值得的。

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并迅速改变想法,这点或许只有工程师才能做到。

“正因为没有正确答案,所以可以大胆尝试各条道路”

现在山形真正参与到了氢能事业中,感觉如何?

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太有趣了”,不过目前我对氢能业务还没有答案。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一直在前往世界各地,我发现其他地方的氢能业务还没有步入正轨。正因如此,我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断前进,这感到非常有意思。

连在发动机领域深耕多年的山形都如此夸奖氢能,足以见得氢能的吸引力。

氢燃料发动机、FCEV(氢燃料电池)、合成液体燃料,这些都与氢能息息相关,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活用自己培育的技术。

目前,针对“氢能和合成液体燃料哪个更好”、“燃料电池和氢燃料发动机哪个更好”这些问题的讨论很多,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重要的是要考虑全局,而非着眼其中某一个点。而且,我们必须考虑社会基础设施的问题。

此外,现在卖车和过去不同,氢能不是仅有一套单元组件就卖得出去了,还得考虑到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人,比如政府和基础设施供应商。与单纯研发发动机的工作相比,这里与外部的联系更加广泛。

在股东大会上,BEV Factory的加藤总裁说“我喜欢纯电动车”,那么山形也喜欢氢能吗?

我当然喜欢。其实一开始我还在疑惑为什么自己会去氢能Factory,但当我看到和听到更多关于氢能的信息时,我惊叹于其无穷的可能性,并意识到自己必须走好这条路,并投入其中。

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我相信,充分利用氢能是人类绝对要做的事情之一。

或许我说的话听起来会有些奇怪,但是我坚定地认为:“正因为没有正确答案,所以可以大胆尝试各条道路”。

通过3人的共通点来看丰田章男的改革

通过采访发现,三位职业生涯波澜壮阔、各不相同的丰田总裁,却意外地存在着某些共通点。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共通点是“都未被分配到自己想去的部门”。(顺带一提,现在的丰田实施了本部及分部门录用制度)。

若他们因此而一蹶不振,必定会沦为平凡。他们的特别之处便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面对部门分派的工作,从中努力寻找“工作价值”。

譬如,佐藤在技术管理部,加藤在新车进度管理部了解到了“汽车公司的整体运作流程”,山形在产品企划本部学会了以“YOU视角、地区中心”来看待问题的道理。

这些经验与know-how,都会成为滋养一个人进步的力量,也就是说“任何工作都有其意义所在”。

在笔者看来,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被分配到自己想去的岗位,便会心满意足,反而不思进取起来……当然这也只是泛泛而谈,并非全部如此。

相反,一个人在面对不太喜欢的工作时,为了使自己喜欢上这份工作,就要付出更多努力,以不同视角去看待事物,从而诞生出一些普通人意想不到的创意。

如此便会开始对这份工作产生兴趣,进而陷入其中。而且,由于不了解这份工作的终点在哪里,反而会没有包袱地追求更高的目标。最终结果便是将工作朝着好的方向不断推进。

第二个共通点是开展“跨领域业务”。

虽然如今的丰田都是在以商品为中心推进工作,但以前的丰田大多是以职能为中心……也就是说过去实行的是纵向工作方式。但即便是在这样的公司环境里,这三位总裁还是采用了跨领域的方式推进工作。

譬如佐藤社长在研发LC时“勇敢地突破了自己的限制”,加藤总裁担任bZ3项目时“持续改变的商品研发”,以及山形总裁担任的可称为TNGA起源的“新发动机系列一体化先行探讨”项目。

这种结果是偶然?还是必然?

第三个共通点是他们都遇到了一位“有个性的上司”。譬如佐藤被内山田竹志先生说“大概你不适合发动机部吧”,寺师茂树先生对加藤说“来帮我推进与BYD的合作项目吧”,堀弘平先生对山形说“我来当你的老师”。

这些前辈们虽然看起来有些不按常理出牌、语出惊人,但绝不是在故意为难人。

而是因为前辈们看出了他们本人都没有发现的能力与本质,帮助他们改变环境,更好地施展才华。只不过这些前辈们绝不会轻易地将其中缘由讲出口……

最后一点是,他们都在工作中发起了一项“巨大的挑战”。

譬如佐藤社长在研发LC时“勇敢地突破了自己的限制器”,加藤总裁担任bZ3项目时“持续改变的商品研发”,以及山形总裁担任的可称为TNGA起源的“新发动机总成布置先行讨论”项目。

但请不要误解,被委以重任的他们并非单纯的幸运,也不是因为善于沟通。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勤恳踏实、孜孜不倦地积累实绩,才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机会。

回顾总结至此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些人才们的出现,正是丰田章男先生花费14年的时间,带领丰田汽车重新步入正轨“切实看得见的成果”印证吧。

若套用丰田公司常用的说法来描述的话,可以说在不容易形成变革的“白色巨塔”(代指技术与研发部门)中,他们以自主行动谋求改变当前局面的人群代表。

想到未来的新丰田将由这样一群人来掌舵,也就不难理解最近丰田汽车为何发生了改变。并且,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也会对今后丰田制造的汽车抱以更大的期待!

山形光正(Mitsumasa Yamagata)简介

山形总裁的第一辆车是在他上大1时购入的二手Starlet(KP61)。据说当时,他还和同学一起参加了性价比极高,适合穷学生参与的“轻型汽车泥土赛道耐力赛”。入职丰田后他购买了AE86。采访时山形总裁表示“最初是TRUENO两门,后来又购入了一台LEVIN两门,这两辆AE86换着开了10年以上”。后来,与佐藤社长同样,山形也经历了大多丰田人都有过的“想尝试驾驶其他公司汽车”阶段,购入了BMW M3。彼时,山形总裁对该款车的高性能表现十分着迷。之后,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他更换了一辆丰田Voxy,现在拥有一辆搭在了2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雷克萨斯NX(照片为本人摄影)。山形总裁说道“因为这款2L涡轮增压发动机是我自己设计的,所以出于‘趁现在赶紧买’的心态,未多犹豫就入手了”。现在的他考虑购买一辆MIRAI,但又因“车身尺寸有点大,停车是个问题……”还在观望中。如此看来,说不定未来丰田会推出一款小型FCEV车型!?

山本晋也(Shinya Yamamoto)简介

汽车研究专家。凭借在汽车厂商和改装厂商的工作经验,进军汽车杂志界。2013年成为独立职业人,座右铭是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传递“厂商”和“客户”的想法。

请说说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