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参与
您已提交成功!
目录
• | 可一较高下的氢燃料发动机 |
• | 改善泵和储氢罐,达成1.5倍续航里程 |
• | 理念的传承 |
• | 现在已能窥见顶峰? |
2024年是氢燃料发动机COROLLA参加24小时耐力赛的第4年,这也将成为氢燃料发动机挑战的历史。
有人年复一年地关注着这项挑战,他就是汽车研究专家山本晋也先生。
丰田时报每年都会采访山本先生,每一次采访都会出现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
第1年,他说这是“开启未来梦想之门的发动机”,这句话颇具冲击力。
第2年,他察觉到公众变得过于看重BEV(纯电动车),于是提出了“内燃机是我们的伙伴”。
第3年,当燃料从气态氢变为液态氢时,他说“人们开始变得说真心话了”。当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主办方——ACO俱乐部(法国西方汽车俱乐部)的皮埃尔·菲永(Pierre Fillon)主席来到了24小时耐力赛会场进行观察,并宣布从2026年起,搭载氢燃料发动机的汽车将获准参加勒芒。
今年,在24小时耐力赛决赛前,身着与此前相同西装的森田京之介记者问候了正在赛道边观看的山本晋也先生。山本先生站在相同的地方,视线中满是不变的坚定。
今年,“山本晋也侃侃而谈又一针见血的总结”会是什么呢?
森田
今年是第四年了,我们又来到了同一个地方,穿着同样的衣服。等等,晋也先生,您的眼镜又换了?
山本
没错,这是2024年的版本。
森田
您每年的装束只有眼镜会变。
山本
是啊,第一年变了,就会想着以后每年都要变。
森田
请问这次的眼镜相较于之前有什么变化?
山本
形状变了。去年是圆形的,但现在随着汽车的发展而改变了。
这样的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寒暄后,接下来讨论的内容才是本次的主题。山本先生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氢燃料发动机的“进化进程大约相当于两轮完整的换代”。
森田
您认为最应该被关注的变化是什么?
山本
我想这次的重点是续航里程的增长。在此之前大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这次(团队)对续航里程可谓是充满了自信。
去年,一次加氢只能跑20圈,但车队今年的目标是一次加氢跑30圈。
山本
也就是说我们的车已经达到了和其他车同等的水平,可以一决高下了。
首先续航里程得到了提高,其次我们还下了很多工夫在提升加氢速度方面,已经做到能和加汽油一样迅速。
续航里程增长的背景之一,是抽取氢的泵需要更换。去年,因为要更换泵,必须计划安排2次进入维修区,这次研发团队提高了泵的耐久性,计划将不更换泵就能跑完全程。
另外,液态氢储存罐也从圆筒形改为椭圆形,储氢量从10公斤增加到15公斤。
新的储氢罐(图右)变成了椭圆形,储氢量从10公斤增加到15公斤,图左为以前的储氢罐。
泵和储氢罐两方的改善,让较之去年1.5倍的续航里程成为可能。
森田
这次的车可以跑24小时吗?
山本
我想应该没问题,虽然还只是我个人的感觉。
森田
也就是说抱有这样的期待?
山本
这周我一直在观察车队,氛围、时长、车手的评价都不错。我感觉一切进展顺利,势在必得。
那么,与4年前首次参赛时相比,社会的接受度是否有了变化。山本表示“变化显著”。
山本
四年前我们可谓是孤军奋战。从那以后伙伴不断增加,开始变得说真心话了。这样一来,其他厂商也开始推开未来的大门。我想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意义。
如今BEV势头正盛,甚至有“BEV是唯一正确答案”的言论。
但现在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说“有各种各样的选项”“必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开上了赛道”。这次也有5家公司参与这一组别,可谓是最好的证明。
森田
ST-Q组别*SUBARU、MAZDA、日产、本田、丰田参赛。
*为了检验新技术,驾驶研发中的车辆参赛的组别。
山本
只有这一比赛,才能快速地验证我们现阶段的研发成果。
森田
能感觉到超级耐力赛也在不断进化。
山本
今年,日本超级耐力赛事务局(STO)完成了重组,成立了全新事业机构——日本超级耐力赛未来事务局(STMO)**,而STO本身早在20多年前就构建了“为汽车运动的未来发展考虑,活用超级耐力赛”的理念。
其实像日产的Skyline GT-R、三菱的Lancer Evolution、SUBARU的WRX等车型,都在这个赛场上经历过锻炼。
虽然各公司采取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全新的实证试验要来超级耐力赛”的想法却一脉相通。而现在,这一体系又得到了升级。
**负责运营超级耐力赛的机构,日本超级耐力赛事务局(STO)于2024年4月宣布,将事业全权移交给一般社团法人日本超级耐力赛未来事务局(STMO)。新公司理事长由丰田章男担任,副理事长由旧STO事务局长的桑山晴美担任,同年6月开始导入新体制运营。
森田
其实,超级耐力赛一直有着这种“传统”。
山本
是的,今后说不定还会有外国厂商来参赛。
森田
这将成为下一步的目标吧。
在去年的24小时耐力赛中,今年也参加了ST-Q组别比赛的5家汽车制造商成立了“超级耐力赛Waigaya俱乐部”,旨为普及汽车运动以及开展面向实现碳中和社会的讨论。互说真心话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
“现在,发动机仍能作为实现碳中和的切实手段,有其发挥作用的一席之地。所以,让我们继续研究与开发发动机技术吧。让我们成立一个发动机研发项目吧。”
而这次采访中,山本先生却评价道:现在似乎正在逐渐接近这座山峰。
森田
您觉得今年研发氢燃料发动机的挑战是否有进展?
山本
今年很不错哟,基本上已经能够正常比赛了。
以前,车队一直在围绕“能跑几圈”“是否会发生故障”等,有关“自身素质”的问题进行讨论,而今年却能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其他汽车比拼”上了。
森田
能感觉到现在氢燃料发动机汽车正在稳步向市销阶段迈进吗。
山本
是的。以往一直被问“现在相当于到达了富士山的哪个阶段”,研发团队在回答时可能还会有些迷茫,不知道“顶峰”在哪里,但从今年的状态来看,应该是到达了能够窥见“顶峰”的位置。
进化到现在,已经有些“拨开云雾见青山”的感觉了。
采访当天因为多云天气,没能清晰地看见富士山。但相信,在24小时后,也许就会迎来万里无云的好天气。
森田
今年您也要24小时全程守候吗?
山本
当然,我会不眠不休地进行采访。
今年,氢燃料发动机有着突飞猛进的进化,但在风云变幻的24小时耐力赛上,不到最后一刻谁也猜不到究竟会花落谁家。丰田时报栏目将会持续为大家带来跟踪报道,直至汽车冲过终点的瞬间!
(6月7日追记)
决赛结束。今年的超级耐力赛中,液态氢COROLLA因刹车等故障,最终跑完332圈,行驶里程约1,515公里。虽然达成了“1次加氢行驶30圈”的目标(最多圈数为31圈),但是总圈数上却没有达到上一届比赛时所创下的记录(358圈,约1,634公里)。
果然,在风云变幻的耐力赛场上,最终结果谁都无法预测。液态氢COROLLA的挑战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