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参与
您已提交成功!
目录
• 向世界发信的第一步
• 车、人和交通环境三位一体
• 驾驶员也是安全技术发展的一部分
• 没有爱就没有AI
• 汽车制造商高层也重新思考
• 虽立场不同但想法一致
• 不是I而是爱
圣光寺坐落于长野县茅野市的蓼科山,这里拥有丰富秀丽的自然景观。
该寺于1970年由丰田汽车公司和丰田经销商协会修建,旨在纪念交通事故中的遇难者,并祈求消除交通事故。自那时起,每年7月17日和7月18日两天,丰田汽车高层和全国经销商代表们都会聚集在该寺庙举行夏日大祭,为交通安全祈福。
今年是第53届夏日大祭,丰田章男会长、佐藤恒治社长等人也前来参拜。为给交通事故中的遇难者祈福,他们点燃寺庙境内的蜡烛,举行了“万灯供养会”。
此外,“蓼科会议”时隔4年再次召开。该会议始于2019年,汇集了汽车行业的高层人物,大家携手共商如何实现“交通事故零死亡”这一目标。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举办的是第2届蓼科会议,有约100名相关行业的高层人员参加,其中包括铃木、斯巴鲁和马自达等汽车厂商,爱信、电装等供应商,以及爱和谊日生同和财产保险、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等保险公司。
三位一体*的安全措施和预防老年人的死亡事故是本次讨论的主题。
*实现“交通事故零死亡”需要从车、人和交通基础设施三方面(三位一体)着手,它们分别对应“研发安全车辆”、“开展提高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活动”和“参与交通环境建设”。
作为汽车行业550万人代表的与会者们齐聚一堂。“今天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会议在主持者丰田会长的这份号召下开始。
本篇报道篇幅稍长,共计4页,全文9000多字。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将交通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思考,因此我们将介绍站在不同立场的与会者们的评论。
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负责的部分,被分成五个小组。他们在公司内外的帮助下开展工作,除了每周一次的定期作业外,他们还在平日里挤出时间推进作业。如此一来,复原计划需要的零件逐渐完成,而这些零件的“组装”工作也近在眼前。
不过,在“组装作业”开始之前,项目组内部要进行一次确认和新的讨论。参与者不仅有15名成员,还有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前辈”和“老师傅”们。
需要确认的内容是“车辆是否具备了行驶时必要的强度”,而新的讨论是“如果确认强度没问题,是否要挑战最高时速”。
讨论强度和挑战最高时速有何深意?3位负责人将通过回顾整个过程,为大家带来答案。
首先是当时隶属MS电子系统设计部的三木岭早为我们带来说明,他是前轴、转向相关事宜以及整个复原计划的负责人。
每年的这个时期,蓼科山圣光寺都会举行夏季大祭。
圣光寺建造于50多年前。彼时的日本,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峰值,被称之为“交通战争”时代。出于“竭尽全力将交通事故死亡降至零”的发愿,建造了这座寺庙。
当年,日本1年内因交通事故去世的人数就高达16,000人,而现在这一数字已降至不足3,000。虽说我们的努力初见成效,但距离“交通事故零死亡”这一目标还很远。
在圣光寺建设即将迎来50周年的前一年,吉尔·普拉特(Gill Pratt)博士就安全驾驶,在蓼科的圣光寺大祭召开前,举行了安全会议演讲。彼时,吉尔·普拉特的发言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仅2013年,全球就有125万人因交通事故死亡”。
202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全球130万人,而130万人中日本的死亡人数为3000人。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项安全会议向全世界传达,我们的目标是将日本的交通事故降为零。希望代表日本汽车业界相关人士发声的这个场所,能够成为向世界发出这一信息的第一步。
“愿各位在今天的一整日内,将安全放在首位考虑问题”。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毋庸置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但是安全也同样不容忽视。所以请各位务必今天拿出一整日的时间,认真地对待这一个小时的宝贵会议时间。
接下来的环节为基调演讲*。首先上台的是汽车行业记者兼丰田移动基金会(TMF)理事冈崎五朗。演讲中他介绍了迄今为止有关安全技术、法规、基础建设整备的历史。
*基调演讲:指在各种会议中,为明确该会的目的和基本方针而进行的演讲。
冈崎指出,2021年全球有130 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并继续说道:
“今后我们要不懈努力,将这一数字减半,再减少到十分之一,最后减为零。”
他解释道:作为“不懈努力”的一部分,日本除了发展车辆安全外,还重视人以及基础设施,拥有诸如道路安全教育和设定Zone30之类的安全措施。
1970 年,被称为“第一次交通战争”,当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16,765人。但因为采取了上述安全措施,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已降至2,636人。
冈崎表示,“要实现交通安全,就离不开三位一体的安全措施。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无法行之有效”。
冈崎还指出,虽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下降,但近年来下降幅度越来越小,似乎到达了下降幅度的顶峰。
最后他指出,步行和骑自行车的老年人死于交通事故的比例正在上升,“现在需要采取不同以往的新方法”。
冈崎结束发言后,丰田会长将话筒交给了内山田竹志EF(Executive Fellow),他是一名技术人员,见证了丰田的汽车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
新干线50多年来采用无道口、划分区段以确保任何时候都保持安全距离以及夜间维护轨道等简单的方法实现了零事故死亡率,内山田EF引用了这一点,并说道:“只要我们想做并认真去做,我们也能做到”。此外,他还谈到了环境方面的问题。
冈崎先生在演讲最后提到三位一体,三位即人、环境和车。
近年来,智行安全和ADAS(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的诞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但是,如今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走路或骑自行车的老人)都在车外,所以必须做到让驾驶者能在车上迅速发现这些车外的人,并通过刹车或转向来避免事故发生。
此外,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环境。有那么多的老人、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被卷入了交通事故,可自第二次高峰期以来,日本的道路环境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呢?
现在我们的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道路环境却没有改变:自行车和滑板车可以在道路上行驶,和一般的汽车流混在一起,这样的交通环境自然非常危险。当然,作为汽车厂商,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汽车本身,但我认为在环境方面也有更多工作要做。
第二位发言者是来自Woven By Toyota的虫上广志高级副总裁。就冈崎所要挑战的“新举措”,虫上从车辆的“智能化”角度进行了说明,“智能化”活用了汽车运行时获得的真实数据。
虫上认为,数据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通过收集、搜索和机器学习大量诸如紧急刹车和突然转向这一类险些发生事故的情况,可以有效提高安全性。
对于该技术的发展历程,他说明道:以前完成这个周期大约需要20个月,但现在通过收集客户的汽车数据并利用机器学习,“可以以比原来快20倍的速度提高识别性能”。
此外,虫上还证明,识别性能的提高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规避危险。
另一方面,这件事中也存在困难和挑战。
“智能化”的发展仅靠我们制造方是很难实现的,来自不同驾驶者和客户的数据必不可少。 然而,在确保客户隐私等方面,我们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在“共建一个更加安全、安心的社会”这一理念上产生共鸣,信任我们并参与进来。
另一个挑战是“成本”。车辆方面我们需要配备数据发射器、计算能力和内存容量。此外,包括传输图像的通信成本和云端处理图像的成本在内,车辆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
当被问及让客户参与进来时遇到的具体障碍,丰田中央研究所的古贺伸彦CEO还表示:“如今数据隐私问题变得越来越敏感,因此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说‘不愿意提供数据’”。
古贺CEO还表示,“涉及汽车行业550万人中有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方,要让智能化在整个社会循环,那么大家携手共同号召‘实现更加安全的社会’一事是必不可缺的。”
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的舩曵真一郎社长也问了期望保险公司发挥的作用。他同意虫上的观点,即为了鼓励客户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向配合实行安全驾驶的人提供某种奖励措施”。
最后登台的发言者是TRI(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CEO吉尔·普拉特。
在演讲中,围绕被期待能成为未来安全技术的AI,吉尔·普拉特针对如何将其活用分享了其看法。
普拉特CEO谈到:“(生成式AI)和从使用火开始到现在的所有技术一样,都有着导致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这两种可能性。”
像原子弹爆炸和俄乌战争,便是消极使用的实例。而积极的方面,活用AI技术,让企业可以专注于为顾客制造注入更多爱的产品。
“顾客可以清楚地分辨,企业是否对自己怀抱爱意。而企业若能在制造的产品中展现这份对顾客的爱,顾客也会将同样的爱回报给这一产品,以及制造出这一产品的企业”
普拉特CEO如此说道。尽管或许存在功能上可匹及、且更便宜的替代品,但人们还是会购买苹果产品,理由就在此。
自幼年期便开始关怀他人,培养共感性的日本人,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到来的AI时代,必将在制造倾注爱的产品上,拥有优势。普拉特CEO以下段发言结束了演讲。
我想日本文化的这一特性,必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源泉。
常言道“没有人参与其中就没有自动化”,同样,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AI”。
我相信,遵守这一原则,第二个奇迹般的经济增长*一定会到来。
*译注:日本常说的第一次经济增长奇迹为二战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日本经济复兴并高速成长这一现象
普拉特CEO结束演讲后,就技术进步、与人的共感和对人关怀这三个主题,在日本如何维持一个重视这些内容的共同体,电装·林新之助社长袒露了他所陷的困境,并对普拉特CEO洞察的观点表示了深深的共感。
老实说,技术的进步和进化,说不定会破坏日本人的家庭观和地域性,对这一点我本人一直未能得出最优解,一直深感困惑。
论“爱”,我心中倒是有答案。我试着再度从“爱”出发思考当下的困境。比如高度统一的宗教信仰,又或者是自身想要珍惜的一切,这些东西,我们每个人都默默地藏在心中,再融于技术研发或是商业经营。我便意识到,或许这就是正确答案。
普拉特CEO回应道:“我们要注视着自己,时刻自省。要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己所能做的,并非易事。我们今天之所以聚集于此,最重要的是让各位明确知晓日本社会的特征,并感受到我们所传达的内容。”
接下来讨论的主题,是贯穿整个会议的疑问,丰田会长将麦克风一一递给了发言人,认真聆听了其问题。
首先是爱信·吉田守孝社长。吉田社长分享了他与当时还是丰田技术人员的名誉会长丰田章一郎的一则趣事。
(名誉会长丰田章一郎对我说)“日本国内的(事故)虽然在减少,但是丰田市却没有减少吧。那你去过事故一线吗?”
被他这么一问,我才意识到这一令人震惊的事实——我真的没有亲自去过实际发生事故的一线。
那之后,我带着一半的懊悔和一半的认同感,前往了实际发生事故的一线。而亲身去过现场的我不禁感叹——“居然在这样的地方发生了事故吗”,并且关于基础设施也有了新的认识——“即使不花那么多钱,也还是有能做的事情”,可以说是受益良多。
普拉特CEO对吉田社长的发言做出了回应。
事故发生的背后是驾驶方式、环境因素等,日本或世界其他地区,在这些实际情况上都各不相同。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针对驾驶员的定制化。
铃木·铃木俊宏社长则针对三位一体的事业,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安全诉求。
普拉特CEO对吉田社长的发言做出了回应。
刚才冈崎先生谈到了三位一体的话题。汽车可通过活用AI数据等,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手段实现性能的提高,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
不管汽车、基础设施变得有多优良,最终操控汽车的,是人。我再次感受到,如果人在驾驶汽车时不为他人思考,事故发生率就不会为零。
而要做到时刻为他人思考、体谅他人,就必须对汽车抱有爱,对人抱有爱。我再次感受到,我们有必要呼吁人们握住方向盘驾驶汽车时,不忘这一要求。
关于普拉特CEO的演讲中谈到的对顾客的爱,首次参加会议的斯巴鲁·大崎笃社长也评论说“让我大吃一惊”。
之后,大崎笃社长又谈到了冈崎先生于会上展示的老年人死亡事故,强调了他的观点——“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存在反应迟钝,受伤后恢复能力较差等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这一点,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
马自达·毛笼胜弘社长这次也是首次出席该会议,针对本次会议他分享了自己的感想——“本次会议将会成为重新思考安全的契机”,之后,毛笼社长还针对虫上先生的发言中谈到的从顾客的汽车获取的数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必须将这些数据看作是顾客的VOC(Voice Of Customer,顾客的声音,最真实的意见),极其认真地对待”。
池田直渡身为TMF理事兼汽车评论家,以记者的身份进行了发言。虽然他处于中立立场,但作为汽车产业中的一员,还是表达了希望该产业能够进一步发展的想法。
今天,在吉尔先生的讲话中,有一处非常有趣,那就是“技术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
汽车也是如此。它既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挽救生命,又能从交通事故死亡数据上升中所见,导致很多人的去世。
技术研发人员总能很好地利用最尖端的各种技术,扩大其可能性。但是,“今天在场的汽车产业方面的人士们,是否真的应用了技术善的一面呢?”
作为产业内人士,我们应该营造出一个能让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安心科研的社会氛围。评论家也不应该成日只说一些消极言论,如“这样做会不会有那种的风险?会不会很危险?”等。应该主动去思考怎样做才能更善用技术,造福于人,让其成为一项拥有爱的技术。
原经济产业省事务次官*,自2018年开始担任丰田董事的菅原郁郎预测,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在交通规则制定上也将会发生变化。
*译注:事务次官,又称“事务次长”,是日本文官的一种。辅助政府各部长或大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副职。
一直以来,我们的交通规则是所有人通用的一刀切模式。而今后将有可能发展成“根据这辆车导入了哪些智能化而不同”。更进一步说,也许会“根据驾驶者驾驶技术的娴熟度,为汽车搭配不同程度的控制辅助功能”,根据这些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交通规则。
今后,恐怕交通规则将不再是所有人统一、一致的,而是在为每个人匹配相应车型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车,制定不同的交通规则。
日本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的池田育嗣董事兼特别顾问(协丰会会长),谈及了邓禄普公司(DUNLOP)和飞劲轮胎(FALKEN)等品牌,作为轮胎制造厂商,活用轮胎从路面得到的信息,完善安全技术的话题。他表示,希望能够为迫切需要安全技术的老年人和新手司机,尽快在通用车和轻型车上实现普及。
在经销商方面,丰田汽车经销商协会的理事长金子直干,表示他们在这50年间,一直在向幼儿园和儿童保育机构赠送有关交通安全的插画书、连环画。另一方面,他表示在听了冈崎先生演讲后,高龄者的死亡事故之多“令人十分震惊”,以此为启发说道:“未来将会强化销售一线,为客户们提供更多服务,以帮助顾客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汽车功能”。
当普拉特CEO听完金子理事长的讲话后惊呼道“经销商能够起到的影响作用非常大”。他们不仅仅能够提供车辆维护服务,还可以通过交通安全启发活动等方式,构筑起与顾客间的信赖关系。从这点上来讲,“有很多东西都值得美国借鉴”。给予了高度好评。
爱和谊日生同和财产保险社长新纳启介,在努力推进三位一体的工作时,涉及到了一些关于人与社会基础设施的活动。
作为一家保险公司,他们为维持、提高高龄司机的驾驶技术,在汽车保险平台上添加了脑部训练的应用程序,以真实的驾驶数据为依据,确定海因里希地区*。
*译注:海因里希地区,以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来看,有发生事故可能性,但还未发生的地区。
他还将普拉特CEO的演讲和安全措施结合了起来。“让当地居民们意识到‘我们希望让用户们变得更幸福’,这是企业拥有地域爱的一种体现。再进一步的话,企业可以做到与当地居民们团结一致,‘为了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幸福、更安全而努力’,让‘爱’成为推动安全的一个关键词。我觉得这点真的非常值得学习。”
担任TMF交通安全活动顾问的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小竹元基,就研究领域高龄司机的人为过失发表了见解。
高龄司机习惯活用从日常生活中总结而来的驾驶经验。另一面,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司机们的身体机能又会有所下降。这样一来,即便是日常驾驶中的一些并不安全的习惯,只要没有导致危险发生,他们就会认为“这是正确的驾驶”、“很好的驾驶”,错误地刷新自己的经验。
这种不安全的行动会在日常生活中带来负面的连锁反应,其结果就是导致高龄司机对自己驾驶能力的评价过高,与实际上自身的驾驶能力产生巨大偏差。要如何校正这一偏差,采取怎样的应对技术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也就是说交通社会中,在驾驶经验方面,汽车能够左右一个人的性格。对此特性,我们认为有必要介入并进行辅助协调。
在开展类似这样的活动中,三位一体十分重要。必须要分清人、道、车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思考如何活用从这些社会角色处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建立起协调型的生态系统的话,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将很难达到零。
面对2,600多名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这一数据,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当然是心存敬畏与人文关怀,认真应对。在交通社会中,应如何活用原始数据?如何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所有人?现在还需进一步考虑这些方面的应对方式。今后就这一问题,我将会继续以顾问的身份,在包括分科会*等活动在内,深入讨论。
*译注:分科会,针对某主题举办的大型会议,就该会议中的事项,分类定期组织学习、深度研究探讨的自主研究活动。
此外,TRI的研究人员Avinash Balachandran、Adrien Gaidon和Charlene Wu三人也从各自的研究领域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本次会议中,超过20人分享了对交通事故零死伤的想法,加深了各自的认知和思考。最后佐藤恒治社长上台,进行了总结发言。
在思索这次蓼科会议的意义时,我们收到了来自今天发表演讲的三位,以及给予了很多评论的各位等多方的宝贵意见,我自己也想了很多。但最终想到的,却是回到了会议开场致辞时,丰⽥会长从蓼科⼭的故事引出了蓼科会议,我认为这实际上有巨大的深远意义。
之后又举行了大祭,但这其实是献上祈祷。我认为祈祷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出于为他人考虑的心意,又或者说,是在为自己以外的他人,祈求幸福。
今天的主题中有“爱”这一词。
从吉尔先生发言里我再次认识到,抱着“爱”去思考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事。同时,日语中的“爱”与“I”同音,也就是“我”。在思考交通安全问题时,其中心,同样是“爱”,也是“I”,即为“我”,若是这样想,那么这一问题的思考方向也会随之改变。
若把大祭或者祈祷放在这一主题的原点,我们应追求的目标,便是“零”。把零交通死亡事故作为共同的目标,各自行动起来,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而若是切换成“我”的视角来看待交通事故问题,那么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振兴产业的视点,或者各自都会觉得“我已经在能做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地去努力,尽人事听天命”。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大家应回到原点,将献上祈祷放于原点,再次确认我们拥有以为实现零交通死亡事故而努力这一共同的目标,于是就有了“大家一起行动吧”这一想法,而这一想法与蓼科会议和大祭,又通过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宏观的思考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且,在以零为目标前进的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各自单打独斗,而是大家一起,通过广泛的合作,实现交通安全。
为了形成移动出行社会,我们虽然立场不同,但大家都朝着同样的目标在行动。而今天,我又重新认识到,还有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伙伴之间的合作解决,最重要的是现在必须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前进。
通过这次蓼科会议,我一扫阴霾,重整旗鼓。
我希望,各位出了这个房间不要又回到原来的自己,所以在此,我们应通过行动来起誓,来年再相聚时,必能互相分享行动的果实,相互说道“去年我在这儿参加了从蓼科山的故事说起的蓼科会议,有着这样的回忆,所以这一整年做出了这样的行动”,这也是我对本次蓼科会议的期待。
当天,在蓼科会议上确立多个交通安全相关事项,并将成立更有实效性的“分科会”。35个企业或组织将针对“活用数据让危险地点可视化”、“老年人安全驾驶辅助”、“面向儿童的新型教育”、“自行车、两轮车”、“海外”这5个主题,付诸具体行动,誓言要超越组织的壁垒,携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