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 丰田中国 官方新闻邮件
输入您的邮箱进行订阅或者退订,提交成功即可生效。

   


*为必填项

共建绿色家园
—丰田汽车公司2010年志愿者植树活动在河北省丰宁县举行

(2010年7月24日,河北丰宁)2010年7月24日,丰田汽车公司在华各事业体的90多名志愿者一同来到河北省丰宁县中日“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参加了丰田一年一度的志愿者植树活动。在丰田汽车公司常务役员毛利悟、丰田汽车公司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丰田在华9家相关公司及4家事务所的高层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共植下650株希望之树。而该活动自2001年开展以来,已先后有630多名丰田志愿者参加了此项活动。


中日“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 起始于2001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中日科技与经济交流协会、河北省林业局、日本地球绿化中心、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共同合作实施。项目期间,丰田计划共投资3300万元,完成造林3000公顷,其独特之处在于在切实改善当地沙化情况的同时,帮助项目区内居民实现经济自主,从而探索出一条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环境绿化模式”,并为面临同样问题的地区提供参考。除此之外、丰田还定期派专家前往当地进行生态环境的调查和技术开发,并对植树造林等方式方法给予细心的指导。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第10年,经过长年的努力,截至2010年6月末,已种植树木371万株,植树造林面积累计达2888公顷,,项目区树木存活率为80%。曾经的漫天黄沙如今已被绿荫葱葱的景象所代替,而其中种植面积达1117公顷的山杏、苹果、草药等经济树种更是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农民经济自立,使项目区农民人均年收入比治理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给项目区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巩固项目成果、培养环保绿化人才并建立信息交流体制,丰田还于2007年出资设立了“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绿化交流中心”,该中心一方面通过成果展示、座谈研讨会等方式,协助有关单位和部门推广农业和环保技术、培育农业科技人员和环保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它还成为了中日双方十年合作成果的展示窗口以及向青少年宣传环保和科普知识的教育基地。该交流中心自2008年5月31日落成开放以来,已共计接待了超过6818人次前来参观、交流和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宣传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年来,丰田一直致力于成为 “优秀中国企业公民”,在坚持“三个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在中国积极开展了各项“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公益活动”。今后,丰田也将继续响应政府相关政策和号召,以“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开展符合中国社会需求的各项公益活动,争取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资料>


中日“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项目所在地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北京市北部,距离北京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一条风沙通道,民间有“落入北京10粒沙子中的2粒都是来自丰宁” 的说法。面对日益严重的沙化情况,2000年5月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亲自来丰宁视察,做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生态屏障势在必建”的指示。2001年,中日双方共建环保示范基地项目开始启动。


该项目由丰田与中国科学院中日科技与经济交流协会、河北省林业局、日本地球绿化中心共同合作实施,其独特之处在于在进行科学植树造林的同时,还通过栽培药草、果树等努力实现项目区内居民的生活与环境保护并举。通过农业生产构造,帮助项目区内居民实现经济自主,从而探索出一条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环境绿化模式”,并为面临同样问题的地区提供了参考。


目前为止,丰田累计投资3300万元人民币,不仅计划在十年时间内完成3000公顷的植树造林(约371万株),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2%提高到70%,此外还通过栽培草药、果树等,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经济自立,使项目区农民人均年收入比治理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给项目区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不仅成为河北省张承地区防沙治沙的成功范例,也为首都圈防沙治沙工程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受到了北京有关政府以及河北省人民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海内外多家媒体多年来进行了连续报道,也正是基于在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贡献,丰田多次获得“中国绿色公司”、“年度中国公益奖”、“最佳企业公民”等称号。


-项目成果-



植树前:2001年黄沙遍地

植树后:2009年树木茂盛

植树前:2001年寸草不生

植树后:2009年绿树成林

“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项目第一期于2001年4月至2004年3月实施,以造林种草等植被的恢复为重点,共投资约1100万元人民币。使得绿化面积达1500公顷,其中封山育林359公顷,种植牧草12公顷,在重度沙化区建成生物沙障33.5万延米,固定流动沙丘20多处,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初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2003年9月,第一期项目成果通过了由中科院蒋有绪院士主持的专家评估。中日双方对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为该项目题写了“中日友好林”的纪念碑文,为二期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期项目于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实施,在继续植树造林的同时,加强科学研究,采取扩大栽培草药、果树等有利于当地农民经济自立的举措。项目期间共投资约1100万元人民币,种植防沙林、经济林、牧草等1000公顷,同时中日双方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生态效益监测与生态环境评价(包括气象监测、植被调查、地下水位和土壤监测),建立了一系列沙地治理技术。另外,通过不同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使当地沙化土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种植适合当地条件的经济林种、果树和中草药以及发展奶牛养殖业等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自立模式,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第三期项目于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实施,除建设用于人才培养和环保宣传的“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绿化交流中心”外,在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基础上,还将继续通过科学技术进行植树造林500公顷,以巩固目前所取得的绿化成果。同时,中国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所也将派遣专家制定项目的整体设计,加大对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推广力度,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返回顶部